赵少峰、王朔:《京师大学堂译学馆及其译书活动》

时间:2024-05-29 10:15 点击: 【字体: 收藏

摘要: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是清政府为培养精通外语且具“专门学问”的外交人才而创设的教育机构。与此前设立的京师同文馆不同,新式教育模式下的译学馆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更为系统和优化。作为外语专门学校,译学馆在教材编译、翻译名词统一以及文典编纂上进行了积极探索。译学馆主要以外语教学、派遣职工的方式培养人才,员工在接受新式教育、阅读新式书籍、参加海外留学后,国民主体意识得到了强化,并展开了维护权益的实践活动。译学馆所译之书虽不多,却成为新旧制度交替之际的重要参考。

关键词:京师大学堂译学馆;《奏定译学馆章程》;文典编纂;译书

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推行变革。中国新式教育迎来了“春天”,京师大学堂译学馆(以下简称“译学馆”)的设立便是其中之一。译学馆成立于1903年,至清王朝灭亡而消失。它为清末民初培养了一批外交、翻译人才,并为满足教学需要编纂、翻译了一批书籍。学界对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的研究较为分散,可见于大学校史、翻译史、教育史、法律史等研究成果中。在北京大学校史的研究成果中对译学馆提及颇多,然而现有成果对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的沿革、课程设置以及译书活动皆语焉不详。本文遵循详人所略、略人所详的原则,力图在对译学馆机构设置、人才培养的爬梳基础上,对其译书活动展开重点探讨。

1:1904年,京师大学堂译学馆德文班合影

图源:网络

一、京师大学堂译学馆发展历程

与外国人的屡次交涉中,清政府深感在外交上无可用之才,致使其在与外国的谈判中经常处于不利地位,国家利益无法得到保障。译学馆的设立既满足了清政府亟需的精通外国语言的人才,又培养了一批洞悉世界局势、维护外交利益的专门外交人员。

1862年,清政府应恭亲王奕䜣的提议,创建京师同文馆,学习外国语言文字,但是培养的人才远不能满足现实外交需要。1898年,在光绪帝的支持下,筹建京师大学堂。后由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德国、俄国军队占领京师大学堂校舍为营房,大学堂被迫暂时停办。《辛丑条约》签订之后,1902年1月10日,清政府又下诏恢复京师大学堂,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次日,光绪帝下旨将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在预备、速成二科中分设外国语言文字专科。随后,将京师同文馆改为京师大学堂翻译科,“拟于预备、速成两科中设英、法、俄、德、日本五国语言文字之专科,延聘外国教习教授”。从现有史料来看,译学馆之名在1902年已经出现并使用。1903年6月,鉴于“全国中专习外国语言文字尚无规模完备之学校,当局鉴于环境大势,非有兼通译寄之人才,不足以肆应盘错”,清政府决定在京师大学堂附设译学馆,初选地点为仕学馆前院。因房屋有限,改在东华门内北河沿购地建屋,为外国语言文字专门学校,旨在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外交人才。该馆的英文名称为College of Languages,系由原京师大学堂内的翻译科归并得来,张百熙、张之洞、瞿鸿禨在其筹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文馆与译学馆不同,正如蔡元培所论“清同文馆,舌人是植;译学代兴,文字识职”,译学馆重在培养新式知识分子

朱启钤出任译学馆第二任监督,办学经费从华俄银行余利项下拨充,每年薪资费约银一万九千九百两,常年经费约银四万二千两。员工五年毕业,依据成绩奖励出身,分别录用,“其原系进士、举人出身而有官职者,视其所考等级,比照章程,按原官优保升阶;原系举人而无官职者,视其所考等级,比照章程优保官阶。”按照《奏定译学馆章程》,出使各国使节、各省督抚咨取译员以及各处学堂延聘外国文教员,均要优先选择译学馆毕业员工。1903年11月(光绪二十九年九月十四日),译学馆正式开学。招生要求为“廉其学有根柢,曾习外国文者,年幼质敏易于造就者”,京师大学堂仕学、师范两馆中懂外国语言文字者也可报名参加。

《拟定大学堂译学馆章程》和《奏定译学馆章程》是指导译学馆发展的两项纲领性章程。《拟定大学堂译学馆章程》共10章127节,从总纲、教习、员工、礼节、经费等方面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奏定译学馆章程》是癸卯学制中系列学制之一部,内容较《拟定大学堂译学馆章程》少,但是对于译学馆的规划更加翔实。《奏定译学馆章程》共七章44节,是译学馆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依照1904年1月颁布的《奏定大学堂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设立大学总监督一职,“大学总监督受总理学务大臣之节制”。大学设立八科四十六门,原隶属京师大学堂的仕学馆、师范馆待时机成熟单独设立大学。此时,译学馆独立为专门大学堂,改提调设立监督一职,外国文下设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日文五科。从此译学馆走上了相对独立的发展道路。尽管译学馆与京师大学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两者学风迥然不同。京师大学堂在蔡元培引导下崇尚“自由”之风,译学馆为“严肃”之风,员工为“谨饬之士”,多数能自立,“有气节,坚守岗位,朴实无华”。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被推翻,译学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1913年,译学馆馆舍、资料、仪器等并入北京大学,法学科迁入。刘焜在《京师大学堂译学馆始末记》中写道:“先后八年,欻然而兴,倏然而止,于前无古,于后无今,亦吾国教育史上一特殊掌故也”。译学馆前后共历经五任监督,招收甲、乙、丙、丁、戊五级员工,每级120人,总约700余人,其中甲、乙两级为免费生,丙级员工中有25人为免费生,丁、戊两级皆为自费生。但在“严其资格,慎其考选,密其课程”的毕业要求下,毕业仅300余人。

二、译学馆的教育改革与职工之派遣

与饱受争议并仓促而设的同文馆不同,京师大学堂在章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更加规范。京师大学堂设有编书处,主要职责是编纂“普通学”课本(即通识课教材),“取中国学问为学堂所必须肄习者分门编辑”,编纂课本包括:经学课本、史学课本、地理课本、修身伦理课本、诸子课本、文章课本、诗学课本。就史学课本而言,“拟以编年为主,删除繁琐,务存纲要;史家论断,所以明是非而别嫌疑,于人事至为切要,拟就先哲史论文集精为择取,或逐条系附,或另卷编列”。满足学习之用的西学书籍,由京师大学堂译书处负责办理。为满足教学需要,京师大学堂在上海专门设置译书院,翻译西方书籍。按照《奏定译学馆章程》规定,译学馆所学普通科目有九门,课本采用京师大学堂现有课本;所学“专门学”有交涉学、理财学、教育学三门,使用从日本翻译过来的教材讲授。从课程设置来看,历史科目是必修课程,第一、二年学习中国史,第三年学习亚洲各国史,第四、五年学习西洋史;就地理科目而言,第一年学习中国地理,第二年学习亚洲各国及大洋洲地理,第三年学习欧洲各国地理,第四年学习非洲及美洲地理,第五年学习地文学。这样的学习安排更符合员工的认知规律,也更便于接受新知识。

译学馆人才培养不同于旧式教育,“旧教育把员工限制在书斋和故纸堆里,新教育则不同,员工活动于教室、校园和操场上”。清末实施新政,逐渐意识到引进西式教育的重要性。译学馆采用新式教育模式,注重员工生理、心理素质的提高,“造就人才之方,必兼德育、体育而后为完备”。在员工身体素质培养上,译学馆设置了体操课程,操衣、操鞋由译学馆负责发放,每星期上2个小时,占总学习时间的5%。体操课又分为柔软体操和器具体操两种,员工第一年学习柔软体操,后四年学习器具体操。为配合课程的开展,译学馆专门修建了运动场,天桥、浪桥、单杠、双杠、木马、哑铃等运动用具齐全。1904年4月25日,京师大学堂举办了第一届运动会,这是近代学堂第一次举办运动会,译学馆的员工也参加了这场运动会。

近代以来,清政府向美国和欧洲派遣员工留学,终因新旧势力之冲突而夭折,未能取得预期效果。清末新政将派员工出国留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再次提出。因译学馆培养人才的特殊性,先后派出四批员工分赴八国学习,研习对象国有日本和欧洲多国,人数50人左右。职工分官费和自费两种,学习科目涉及法律、电器工程、海军、政治经济科等。官费职工期满回国后,需承担一定的义务,“皆令充当专门教员五年,以尽义务,其义务年限未满之前,不得调用派充他项差使”。这也是清政府摆脱教育“借材域外”局面的尝试。1907年,外务部对译学馆留洋员工的姓名、籍贯、现在何国何学堂、肄业何科、何时毕业等情况进行了汇编,具体见表一。

表一  译学馆部分留洋员工情况

此表中包括了有学科程级官费职工24名。尚有5名员工没有回报信息,其中2名官费职工是陈大岩、符鼎升,3名自费职工是徐世襄、熊景遇、钟俊。从上表可以看出,译学馆派往日本学习的员工比例并不高,反而是前往欧洲学习的员工所占比例最高。这一方面考虑到法国、德国制造业精良,另一方面是清政府以此抵消日本职工对清政府统治产生的不良影响。中国译学馆派遣员工出国留学适应了时代培养人才的需要。员工学习了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政治、经济知识,提高了外语能力,开拓了眼界,增长了专业学识,为后来中国发展提供了专门人才。甲级留法毕业生王建中曾任京兆财政厅厅长,丙级留英毕业生朱启镕曾任农商部天津商标局局长,还有大批员工任职于中东铁路、平汉路局、京汉路局、津浦路局等。

在译学馆新式教育模式培养下,译学馆五级员工中涌现出大批外交人才,前后共有近50人任职外交部或驻外使馆,占毕业人数的六分之一。译学馆延续了其前身京师同文馆培养人才的使命,优秀学子以己所学为中国争取外交权益作出贡献,具体驻外人员参见表二。毕业生中,甲级员工朱式瑞,乙级员工郭諴、冯农、黄中疆,丁级员工乔曾劬、许明德6人留馆任翻译或编译工作。还有大批员工,如顾兆熊、袁尊三、王尚济、宋光勋等毕业后任职于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等高等学校。

表二 译学馆毕业生任职外交部(驻外使馆)人员名单

续表二

译学馆的员工大都有科举考试的经历,具有中国传统学问根底,同时他们具有外语优势,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外部世界,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思考也更加客观和真实。如,童德乾著有《中国外交政策》《中国不平等条约史》等著作。

三、译学馆的译书事业

1877年,第一届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在上海召开,传教士已经指出:“中国与世隔绝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不管他愿意与否,西方文明与进步的潮流正朝他涌来。”至20世纪初年,清政府衰退之势已充分显现,打开国门,面向世界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而要想了解世界局势,学习西方制度,翻译外国的书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译学馆“以造就译才品端学裕为宗旨,务使具普通之学识,而进于法律交涉之专门,通一国之语文,而周知环球万国之情势,体用兼备,本末交修。”与京师同文馆相比,译学馆追求的翻译人才培养目标更高。

译学馆的主要职责首先是培养精通外文且通时事的人才,其次是编纂文典,会通中外词义。在机构设置上,译学馆参照高等学堂章程,在管理方法上参照大学堂章程。为实现上述目标,译学馆聘请了大量外籍教员。据京师大学堂员工录资料显示,译学馆共有教职员124人,其中来自法、德、美、英、日、俄等国的外籍教员19人,且所聘本国教习也大都由精通外国语、有过出洋经历的人担任。译学馆教习汪荣宝曾留学日本,后为该馆员工讲授现代历史;王鸿年曾任驻日公使,后为译学馆员工讲授国际公法;蔡元培担任过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为乙班员工讲授国文和西洋史;陈衍讲授伦理学。需要注意的是,在担任英、法、德、俄、日五种外语教员的23名中国人中,有7人出身同文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译学馆是同文馆的延续。在课程设置上,员工既要学习外国文,又要学习普通学和交涉、理财、教育专门之学。蔡元培指出:“译学馆为偏重外国语之学校,其所以与同文馆、广方言馆等不同者有两点:一兼课国文,二兼授其他科学是也”。在外语学习上,设置英文、法文、俄文、德文、日文五科,“每人认习一科,务期专精,无庸兼习。但无论所习为何国文,皆须习普通学及交涉、理财、教育各专门学。”外国文授课设计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教授缀字、读法、译解、会话、文法、作文等难度较为低等的课程,待员工学习两三年后且有一定的外文基础,再在此前课程的基础上教授各国历史及文学,以便员工能更好地掌握外文。在课程学时设置上,外国文课程学时占比将近一半,前两年外国文课程每星期学习16个小时,占总学时的44.4%,后三年每星期学习18个小时,占总学时的50%。

近代以来,有识之士很早就提出了翻译外文图书的重要性。输入的西学知识为挽救民族危亡、启迪民智、动员社会力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官办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进行了初步实践。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张之洞的《劝学篇》以及晚清军机大臣的奏议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他们对译书活动的重视。译学馆的员工继承了同文馆的习业方式,在经过系统的外国文学习后,员工以外语为工具,尝试翻译西方书籍。教习除日常教学外,主要任务也是翻译书籍。

译学馆专门设立文典处,负责文典的编纂工作以及翻译著作译名的统一。洋务运动开始以后,翻译西书的数量剧增,如何统一译名的问题便随之而来,文典处的成立是官办机构对统一译名做出的一次积极尝试。《奏定译学馆章程》中规定,文典处主要负责翻译和编纂英、法、俄、德、日五种文字的字典。在人员设置上,文典处“设总纂一员,总理文典事务并参译馆中一切事宜;分纂二员,主搜罗纂辑兼理外来函告;翻译一员,协理外国文字兼翻译馆中外国文件;办理刊印书籍一员,主刊印文典及馆中一切刊印之件。”张缉光(初为教务提调)任文典处总纂。编撰的文典大体可分为三种形式,“一种以中文为目,以外国文系缀于后;一种以外国文为目,以中文系缀于后;一种编列中外专名,系以定义定音”。在用字、用词方面,由于外国文字数多于中文,所以平时应广搜古词、古义以备不时之需。对于译书过程中遇到的专科学术名词,“应俟学术大兴、专家奋起始能议及。”文典编定完成后,“凡翻译书籍文报者,皆当遵文典所定名义,不得臆选;其未备及讹误之处,应即告知本馆,续修时更正;其随时审定之名词,虽未成书,可知照译书局及大学堂润色讲义处以归划一。”这是官方首次对译名统一作出的规划。除参与文典翻译编写外,文典处人员还曾参与过清末拼音字方案的制定。由于外国语言文字的涌入,一些人深感欧美皆拼音成字,只有中国不然,汉字表意却不表音,因此他们萌发了改造汉字,创立一种适应汉语特色的拼音文字的想法。文典处参与其中,曾负责审定了卢戆章的《中国切音新字》。

表三 译学馆员工及教习部分编译图书

笔者尽可能地搜罗译学馆师生翻译的图书,但是所见甚少。通观现已查阅之书,简单看出译学馆译书之崖略。

第一,文典编纂涉及语言、教育、法律等多个领域。1904年,译学馆文典处出版了松井知时的《汉译法文典》,该书共分两编,详细地介绍了法语字母的发音规则、法语单词的词性等。同年,译学馆员工林行规根据英人格烈森的《法国教育沿史》,并参考日人土屋政朝的《佛兰西通国制度》翻译完成《法国学制》。此书共三编,由北京京师学部官报局出版。《译书经眼录》对该书描绘道:“首详言法国学政得失、前代教务改革以明学制之变更成立,次载述文部省及各教务局之模型,以至选举局员稽查功课,以揭教育之枢纽,末编综核各学区规则,制稽察督励之方,而以地方学政终焉。”林行规还编译了《俄国政略》,此书附录年表一份,展现了俄国数百年来蚕食鲸吞其他国家的情况。林行规指出,沙俄“向来习用续地政策,蚕食吞并,版图日廓”,当时将侵略矛头指向东方,加强了在中国东北的争夺,必将激化日俄在中国东北斗争,使中国“益难为国”,字里行间满含对民族危亡的担忧。

第二,第二,翻译以从日本转译为主。从日本直接转译图书自甲午战争始,“日本自维新以后,锐意西学,所翻彼中之书,要者略备,其本国新著之书,亦多可观,今诚能习日文以译日书,用力甚鲜,而获益甚巨。”加之日本的语言、习俗、文化与中国相近,翻译日本书籍成为潮流。《奏定译学馆章程》中也在“专门之学”中名列暂用日本相关之教材讲授。1904年,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文典处刊行由徐用锡翻译的《教育词汇》一书,系统地将日本的教育术语传入中国。1905年,译学馆出版了《汉译新法律词典》,此书原为日本的新法典讲习会所编,母本为三浦熙的《新法律字典》,后由徐用锡翻译,张缉光主编,在东京秀英社第一工场印刷,这本书向中国介绍了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用语,同时也为日后译介法律书籍提供了词汇上的借鉴,便于法律用语的统一。

第三,第三,师生合作翻译。译学馆翻译西书与培养人才并行,提倡员工现学现用,在教习的帮助下,开展翻译活动。员工翻译,教习负责订正修改,这样既能锻炼、提高员工的实际编译能力,又能兼顾员工编译水平的不足,大大减少所译书籍中的错误。相比于洋务运动时期“西译中述”的翻译模式有重大进步。近代以来,中外之间的贸易交涉、政治联系日益密切,公牍成为对外交往的重要契约文本,公牍中言辞的卑亢程度能够直接影响中外关系的发展。英国常以英文文本为解释文本,然而“中国向无英国公牍善本”,清政府在与英国交涉中面临左支右绌的困局。鉴于此,译学馆甲级员工钱文选利用英语所长翻译了《中英公牍辑要》,后经双浩德、巴克思等京师大学堂译学馆外国教习修改,1907年正式出版。这部原本只打算在译学馆内部交流使用的教材,后因其中罗列中外政界近事较多而受到政府关注。1910年2月,该书经学部审定为高等学堂参考用书。

京师大学堂设有译书局、藏书楼,中西新旧藏书丰富。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存《译学馆教科书目录》看,译学馆的教学资料分存于甲、乙、丙、丁、戊柜子中。从1903年成立之处,便不断购置新式图书。1906年9月20日,担任教习的蔡元培在日记中记载:“收译学馆参考书廿三种”,为了满足教学需要,他也着手编纂国文和西洋史教科书。其他教员也不断编纂教材,比如,汪荣宝编纂了《本朝史讲义》、算学教习丁福保编纂了《京师译学馆初等代数讲义》《京师译学馆生理卫生学讲义》、韩朴存编《京师译学馆舆地学讲义》等。教习编纂教材怀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正如顾栋臣所论:“中华号称算学最古之国,即代数学之输入亦在日本之先,然今日海内学子所墨守者,不过沪上旧译代数学、代数术、代数难题数种。在当时虽见为新书,今日已不合教科之用,稍适教科用者只有教会所刊《代数备旨》一书,其程度又仅合中代数之上卷,求如日本完全无缺之教科书,中土尚未之有也。”林行规在翻译的《法国学制》“叙言”中也写道:“今之世,审利害,言改革,奠邦基,于至巩固其为治之本,有更急于教务乎?然稽教务发见于国内者自寥寥数学舍外,它无复足征焉。……欧邦诸国比邻接壤击柝相闻,声教文物夙相颉颃,一国之法即列国之法也。而法国于学务一事尤著先鞭,国家特设文部、置大臣,专司其任。”在此情形之下,他们主动翻译、编修教材。

译学馆翻译出版的书籍主要有三条去路:其一,提供给全国各处学堂作为教材或参考书,供教员和员工使用,贵阳经世学堂就曾向译学馆购置大量新译书籍;其二,送至全国各处办理交涉衙门供官员阅读,以了解世界局势,作为处理涉外事务的参考资料;其三,流通于民间书籍市场,供各级官员、读书人、学堂士子购取,以开阔眼界或学习之用。译学馆师生翻译、编修的书籍种类较多,流通范围较广,既为废科举之后各学堂教学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教科书范本,也为官员掌握世界局势以及人们了解世界提供了载体。在“学问饥荒”之年代,图书翻译以直译为主,没有考虑到中国与外国读者群体的差异,存在针对性差的局限。有学者评论道:“《汉译新法律词典》几乎照抄照译《新法律字典》一书。不仅词条排序和词条具体释义完全相同,而且照录原序和词典凡例。”因为翻译的是字典,照抄翻译也无可厚非。

2:朱启钤

图源:维基百科

四、结  语

经过19世纪西方文化的广泛输入与传播,晚清读书人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封建臣民观向近代国民观转变,“国民观的传入,与民权一起,成为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重要概念”。梁启超也提出:“夫国家者,全国人之公产也”,明确了国家的含义,号召人们认识国家,树立国民意识。正如译学馆教务提调张缉光所言:“夫学校之设,在精神不在形式。校舍其形式也,学科其精神也”。译学馆的员工作为全方位接触西方文化的群体之一,亦深受此思想的影响,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拒俄运动”。国民捐运动是员工国民主体意识觉醒的又一体现。《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面临高息巨额赔款,负债累累,但国库空虚,根本无力承担。1905年由彭翼仲创办的《京话日报》率先发起国民捐运动,旨在呼吁社会各界人士自发筹集资金,用以抵偿外债,由户部银行代收捐款。译学馆员工在本学馆范围内筹办国民捐,“译学馆现创办国民捐,先以捐簿由各认捐者亲笔填写数目”,甲级俄文馆员工蔡璐负责,第一批捐款共957元。此外,员工还通过集会、结社等形式表达爱国热情,抵制西方的侵略行径;以罢课的方式反对不公平待遇,维护个人利益。

尽管译学馆设立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并在管理规定中制定了严格的礼仪,以加强对封建统治的认同,比如“每岁恭逢皇太后、皇上万寿圣节,皇后千秋节,至圣先师诞日,皆由监督、提调、总教习、教习暨办事人员率员工至礼堂行礼如仪”,“学务大臣所期望所责成,则不惟育译才而在育学问完备之译才,不惟习外国语言文字,而在习外国语言文字以求外国之学术,而保存灵粹旧墟于国文,扶植品范,趋重于伦理”。但是,20世纪初年的世界和中国周边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动,封建统治的大厦在西方列强沉重的冲击之下已经出现了倾斜。译学馆从兴办到衰亡不足十年,它的译书价值远不及所客观产生的社会影响。它切断了新式知识分子与旧式线装书的联系,以联系的、发展的、全局的视野来审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comment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