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出真知,考古初体验丨公司将课堂搬到考古工地和博物馆

时间:2023-06-15 09:42 点击: 【字体: 收藏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让公司学子近距离感受考古,“沉浸式”学习考古知识,6月14日,小艾电竞联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东昌府区博物馆,将课堂搬到考古工地和博物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开展现场教学。

本次现场教学的第一站是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齐南村安置区考古发掘现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执行领队赵芳超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此次考古发掘的概况,然后向同学们展示了出土的部分遗物。接着,在赵老师和技工李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观摩考古发掘现场,了解田野考古发掘的基本规程,初步认识该工地上的窑址、砖窑以及汉唐墓葬中出土的器物。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为本次研学活动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安排了现场体验活动——练习使用洛阳铲和手铲。在技工的指导下,同学们分组进行体验:有的用手铲在剖面上练习刮面,细细体会土质的差异,并结合土色的差异划定地层线;有的则拿起洛阳铲,扎步、举铲、落铲、拧铲、提铲、卸土,一板一眼,围观的同学不时发出阵阵欢呼声。炎炎烈日之下,同学们既体会到了考古工作的魅力和乐趣,也感受到了田野发掘的艰辛与不易。

第二站来到东昌府区博物馆。在这里,陈列着许多珍贵的藏品,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随着讲解员的引导,同学们参观学习了丁春梅火棍画、张宪平国画等艺术作品。在讲解员的精彩讲解下,同学们对艺术品背后的创作故事与艺术内涵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独特的感悟。穿过层层走廊,同学们来到“东昌古城印记”专题文物展馆。馆内展出的文物均为近年来在聊城古城改造过程中抢救出来的文物及古城区和东昌府区各乡镇出土的文物。其中,有多姿多彩的唐三彩炉,雅致典朴的青釉瓷执壶和小巧精致的邢窑白釉葵口盏托。它们不仅展现出唐代灿烂辉煌的艺术成就,还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来到“社会藏品明清瓷器展”和“聊城首届古砚展”。一个个精致的文物吸引同学们驻足观看。它们形态各异,各具特色,无声诉说着流转百年的辉煌。当参观到国家二级文物“分巡东昌道印”专题展时,同学们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大家纷纷表示课堂上官老师专门讲了这枚铜印的来历及其相关知识,今天终于见到了本尊。东昌府区博物馆也为本次研学活动安排了现场体验活动——练习制作碑拓陈春阳、冯福林等同学在孙新龙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按照清洗石碑、刷浆水、上纸、捶碑、上墨、起纸、晾干等程序,很快就掌握了制作碑拓的技艺。大家纷纷表示“纸上得来终觉浅”,学以致用才是读书的真谛。

通过考古工地的实地考察学习,同学们领略到了考古的魅力,不仅有利于树立保护文物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社会文物保护的水平,还能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物馆的参观学习也让同学们体验历史、文化与艺术的魅力,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提升同学们的史学素质与文化修养,坚定文化自信,守护民族精神。


(图文:张程程 岳珍珠 李月 初复审:和稀如 终审:官士刚 辛超)


commentlink